部落健康營造緣起 兆豐宣言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Alma Ata 宣言(1978 年) 及 1986 年渥太華憲章中強調將社會正義和公平列為追求健康的先決條件,憲章內容包括健康促進、健康 促進行動綱領及未來方向三部份,並藉由落實基層保健醫療來促進民眾健康,以達成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目的。

為促使民眾能夠主動關心自己的社區健康及呼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城市理念,藉由參與社區資源,使民眾發掘出社區的健康議題,產生共識並建立社區自主照護健康營造機制,民眾擁有健康不再只是靠個人的努力而已,更需支持性環境,促使民眾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

健康的生活包括:接受預防接種、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減少壓力、避免有害健康危險因子、定期健康檢查及定期接受各項篩檢等。

衛生署(衛生福利部前身)鑑於原住民族地區因地理環境因素,健康照護資源獲得可近性較不足,且傳統文化、經濟條件及生活習慣亦影響原住民族對於健康照護服務利用, 故為促進及活化提升原住民族地區部落健康狀態,在 2000 年 4 月舉辦「2000 年原住民族部落暨離島社區健康營造研討會」,會中提出部落健康營造重要宣言─兆豐宣言,部落健康營造應以「本土化」、「訂立健康議題」與「建立機制」為執行運作的三大方向,同 2002年 8 月 1 日開始在原鄉衛生所推行部落健康營造的計畫,結合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設置「部落健康營造中心」,以「因地制宜」、「建立機制」及「永續經營」 三大方向進行部落健康營造之深耕工程,結合部落社區資源建立完整的部落社區支持體系,透過部落健康營造中心之各項介入社區性措施,培養民眾由下而上且自動自發的關心自己的健康議題,進而推廣到整個部落與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 引發對自我健康的責任及使命感,帶動部落民眾參與共同營造自發性健康新活力,創造原住民族健康的個人、家庭及部落。

 

在《阿拉木圖宣言》發表40年後,2018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召開全球初級衛生保健會議,紀念《阿拉木圖宣言》,並發表《阿斯塔納宣言》。無論是《阿拉木圖宣言》還是《阿斯塔納宣言》,都是理想的和宏大的。兩個宣言的起因、高度及內容具有相似性,均在宣稱人類社會的健康理想,且均認為初級衛生保健是實現這個理想的途徑。《阿斯塔納宣言》得到了所有WHO會員國的支持,在4個關鍵領域做出承諾,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可持續的初級衛生保健服務。

圖片出處:https://kknews.cc/health/nrj5z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