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健法小故事】一步一腳印,十年鑄一劍–原健法中的原醫會和她的伙伴們~之一

2009年8月25日,那天下午,天氣很熱,我們的心也很熱。

因為,終於,我們可以坐下來談原住民健康的武功秘笈—原住民族健康法(原健法)。

台灣是大陸法系國家,也就是說,政府行動,最好有法源; 人民行動,也最好有法源。如果只靠衛生政策和計畫,就得看看是否遇到有心的公務員想到要規劃原住民衛生政策和計畫規劃;規劃了,還要看看長官是否支持了;支持了,再看看經費夠不夠,基層人力撐不撐得住,可以執行政策和計畫。在第一線的健康工作者,有時遇到衝衝衝的長官,推動衝衝衝的計畫,大家就吃苦當吃補,加班當做功德,為了績效,更為了一個期待—這個計畫,也許真的可以為族人健康做到一點什麼,也就衝衝衝的執行了。幾十年下來,第一線的健康工作者雖然仍堅守崗位,盡心盡力,但心底也都有累積了幾兩重的無力感–什麼時候,我們可以真正的由下而上,因地制宜的規劃、執行和評估健康照護計畫?所以,當有機會擬訂原健法案,我們當然是~~深深的情感,狠狠的感動。

其實,在2009年8月25日開第一次委員會會議前,工作團隊,我 (taisu,時任原醫會長工,計畫主持人),莫那醫生 (時任原醫會理事,也是計畫協同主持人),華國媛老師 (時任原醫會理事長),還有林靜微(也叫taysu,時任原醫會長工,她當時在唸慈大的研究所,被我說服,休學一年,擔任計畫專任助理) 已經開了好多次電話會議,電郵來來往往數十封,電話來來回回近百通,訂下了–原健法草擬委員名單、部落座談進度、意見調查問卷、深度訪談名單…等,這還不包括開會公文、各個場地租借公文、人員邀約公文、各國文獻收集整理等準備工作。

我記得當天早上開會前,我們兩個taisu/taysu,坐在辦公室整理下午要用的會議資料。taysu釘著一疊一疊的文件,我一疊一疊檢查有沒有漏失的,然後,我問: 這是第一場會議,接下來還有多少會議啊? taysu手沒有停,頭也沒有抬,只說:不知道,應該很多。我望著貼在牆上的台灣地圖,突然感覺「由下而上,因地制宜」這八個字的重量和長度。為了往前走,我跟taysu說:中午,我們要吃好一點。

2009年8月25日,我們出發了!

在此,向2009年擔任原健法委員會─規劃階段的伙伴們,再次致上深深的感謝。

原健法委員會–規劃階段 (2009/08)

委員 族別 服務單位與職稱 專長
王增勇 漢族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副教授 社工
林慶豐 阿美族 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副院長 醫學、衛生政策
高正治 排灣族 台東縣金峰鄉衛生所主任 醫學
高德義 排灣族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 政治學、族群比較
莫那瓦旦 德克族族 花蓮縣吉安鄉衛生所主任 醫學、公共衛生
華國媛 排灣族 台北科技大學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 生物科技
許木柱 漢族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教授 醫學人類學、心理人類學
鄭泰春 卑南族 屏東縣牡丹鄉衛生所主任 醫學
顏婉娟 漢族 台北縣烏來鄉衛生所護理長 護理、部落健康營造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