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豐秋醫師/太魯閣族 】─ 富源診所開業

  • 戴豐秋醫師照片(1)
  • 戴豐秋醫師照片(2)

「勇敢承受壓力,才能成就更棒的自己」

在學時期

從小在崇光部落內長大,當時部落內的氛圍非常積極向上,族人們努力抓住每一個機會,幾乎都會選擇考取師專、警專等等,本來我也是以成為一名老師而努力,但在看到就讀花蓮中學的學長因養成計畫而考上醫學系後,給了我一絲希望和抱負,於是我下決心想藉由這個計畫走一樣的路。第一次報考時考上了牙醫系,但唸了一年後,我心中對醫學系的崇景卻未能消散,因此我毅然決然休學,重考一年,才達成目標。

 

剛上大學時,彷彿置身花花世界的蝴蝶,每一件事情都是那麼新鮮感興趣,社團的學長們拉著我就開始了各種體驗。龐大的課業壓力壓得喘不過氣,我反而更沉迷於玩樂,導致當時成績非常不好。我開始因成績而自卑、迷惘,難過的時候我會選擇自己騎車出去散散心,或是逃避到社團去,藉此釋放壓力。因為在窮困的環境長大,我總是很惜福,從報考這個制度開始我就很明白以後是要回鄉服務的,我也很感謝這個制度能給我回饋家鄉的機會,因此即便成績不盡理想,我還是不曾放棄過。也非常慶幸身邊的同學們都非常照顧我,甚至會拉著我一起讀書、研究作業,才讓我課業上可以過關,同儕的助力在我的大學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腳色。

 

我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若我即將面對一個挑戰但我卻沒有足夠的自信時,我就會開始做惡夢。記得在即將到醫院實習的前一晚,我在心中反覆地詢問自己:「我真的可以勝任嗎?」到了實習當天,由於怕被教授點名問問題,我竟緊張到爆鼻血。但這種壓力反而都成為我前進的動力,在實習期間大家不願意做的我都願意做,甚至自願做,這讓我在技術和能力上打下紮實的基礎。我一直都很相信上帝會幫你安排好人生之路,或許過程會曲折受挫折,但該來的一定會來。

 

專訓時期

當完兵後,我被指派到澎湖海軍醫院,當時大家都不願意選外科,但我認為如此醫來該科的需求就不會被照顧到,加上我剛好又對動刀感興趣,因此若別人不願意碰,那就我來吧。由於實習時都沒有太多縫合的機會,於是到外科報到的前一天我開始禱告,希望不要碰到需要大量縫合的患者,沒想到隔天就遇到一個嚴重的車禍事故。我才發現上帝就是希望我能勇敢面對自己心中的恐懼和自卑,敢跨出第一步,就有漸入佳境的可能。

 

後來被指派到吉貝島上的衛生室擔任十個月的島衛生主任後,才回到花蓮部落醫院擔任住院醫師。但後來因為一些因素,訓練尚未結束我便選擇直接下鄉服務了。

 

服務時期

在一些因緣際會下,我到了蘭嶼鄉衛生所服務,在當地的生活十分自在,和當地人也都相處非常融洽,還記得我剛回本島開業時當蘭嶼的居民們還會特地來看我呢!當時在所內我每天最開心的就是執行醫療的時候,我喜歡也享受被居民需要的感覺。但令我不太能適應的是醫事人員不僅僅需要執行醫療相關的業務,更多的是不相關的行政事務,什麼都碰一點,但卻不一定專精,這個情況應該要被改變。

 

服務中最印象深刻的是有個案因為急病狀態改變,需要緊急後送回本島,但因為天氣因素後送的直升機遲遲未能出發,等到半夜直升機抵達本島醫院,病患卻已來不及救治了。除了救不回病患的失落,也被家屬質疑、責罵,這種不信任感對我打擊非常大,於是期滿後我選擇回到家鄉,繼續為原鄉醫療努力。

 

開業時期

服務期滿後,我選擇到花蓮富源村開診所。因為這個地方雖然人口數多,但卻沒有診所,醫療資源相對不足,開業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當地居民的需求。比起追求名利,我更在乎的是被需要的感覺和好的醫病關係。一位醫生,只要把病人都當作是家人看待,盡力做好自己能力範圍內的處置,那才是成就感的來源。真心地感謝一路走來好的、壞的經驗,才能造就我現在的十八般武藝,足以撐起一間診所。

 

回鄉開業後,我發現到部落內的飲酒習慣並沒有改變,生活機能甚至在衰退,於是我開始思考該如何翻轉,最後我決定將都市人手一杯的咖啡帶進部落,想藉此改善族人的飲酒習慣。一開始試種咖啡其實並不成功,但我慢慢地嘗試,並且雇用族人照顧咖啡園,才慢慢有了現在的心得和成果,但成功的路還很遙遠,要成功翻轉部落內的生活習慣,我還要更努力。

 

給學弟妹的建議

在走入這個體制之前,要思考清楚成為一名醫事人員的初衷是什麼,要懂得享受自己在做的每件事,人生不是只有行醫而已。我也建議學弟妹們可以到鄉下開業,不用一直嚮往都市裡、大醫院裡的成就,只要用心,你一定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您可能也會喜歡…